京都 清水寺
weiwei
(美篇网 http://club.china.com/)
清水寺,位于京都东部音羽山的山腰,始建于778年,是京都最古老的寺院,曾数次被烧毁并重建,1994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清水寺的山号为音羽山,主要供奉千手观音。占地面积为13万平方米,慈恩大师创建,相传慈恩大师是唐僧玄奘在日本的第一个弟子。
本堂前悬空的清水舞台是日本国宝级建筑,四周绿树环抱,春季樱花烂漫,是京都的赏樱名所之一,秋季红枫飒爽,又是赏枫胜地。 被定为国宝的主堂是由139根立柱支撑的,宛如硕大的舞台,又称“清水舞台”。
2014年10月11日,我和妹妹、外甥一行三人来到京都,清水寺建在音羽山的半坡上,我们便沿着清水坂道向山上走去,清水坂街道不宽,游人很多很热闹,两旁的木屋具有大唐长安的建筑风格。
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中,经常会瞥见穿着和服的男女结伴而行。 也有很多游客在京都租一套和服逛清水寺,所以偶遇一群身着大和服饰,嘴里说着汉语的姑娘就见怪不怪了,呵呵…
走在京都古色古香的街道上总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身裹彩色鲜艳和服,脚穿二趾白线袜,趿拉着木屐的姑娘们,时不时与你擦肩而过,你会回头凝眸,目光追随着这些摇摇曳曳一飘而过的倩影……仿佛步入久远的年代。
街边的房屋基本上是两层、三层高的木建楼房,一层多用于铺面房,京都特色礼品店,小咖啡馆,餐馆等。
京扇子是京都的一绝,品种多样花色齐全,不买光看也是一种艺术享受。一路上见到好几家扇子店,总有人欣赏、把玩、购买。

拾级而上,终于来到这个已有上千年历史,京都最古老的清水寺前。
寺前阶下的人群中,一位小僧尼身着黑衣,头戴斗笠,双手捧碗在化缘。猛然想起“一休”和尚,当年那个机灵的光头小和尚一休就是在这清水寺里修行。
这栋建筑就是被誉为国宝的“本堂”。
本堂正殿供奉的是十一面千手观音立像,但一般是看不到的,很少能赶上对外开放供游人及本地人前来祭拜的机会。
被定为国宝的主堂是由139根立柱支撑的,宛如硕大的舞台,又称“清水舞台”。站在清水舞台上眺望山下的京都,非常古朴,几乎看不到什么高楼大厦。在栈道上看到的世界文化遗产“本堂”全貌。这座庙宇全部用木头建造,使用中国的卯榫结构而没用一根铁钉。
继续向前到清水舞台下方,抬头仰望,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个用巨型榉木柱并排支撑的“悬造式”建筑,非常壮观。

寺内有很多游客在燃香、求签,香火很旺。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用不同的文字,在许愿牌上写着祈求幸福平安的心愿,挂在这里以求菩萨保佑。
清水寺(Kiyomizu Temple)内有一瀑布----音羽瀑布,流水清洌,终年不绝,其清泉分为三个部分,代表健康、长寿、智慧,据说每个部分都有神奇的力量。该清泉被列为日本十大名泉之首,清水寺的寺名也由此而来。

顺着奥院的石阶而下便是音羽瀑布,游客路经此地一定会来喝上一口水,据说可预防疾病及灾厄。因此,每天来这排队等候喝水的队伍很长。
拿起长长杆子的水舀,努力去接水,我们一定要喝上这口音羽山上终日流淌的圣水,以保平安和健康。
喝水时我注意到一个细节,大家都把水舀里的水倒到手心里捧到嘴边喝一口,也有个别人用嘴直接喝了水后,再接一点水把舀子洗干净,放回身后的架子上。
无论大人和小孩,人人自觉遵守,无人插队无大声喧哗。

远处隐在树木丛中红色的三重塔,是祈求孕妇生产母子平安的古塔,也是国宝级建筑,因正在维修不得靠近观赏,很遗憾!
归途中看到仍然有许多人络绎不绝前来清水寺,我们匆匆离别,奔向京都下一个目标——银阁寺。
资料来源:美篇网
转载时间:2016年03月04日
转载网址:http://a.iv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