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日本歌舞伎的9个真相
1歌舞伎是日本传统艺术,也是重要的无形文化资产
1965年,歌舞伎这项艺术被指名为重要无形文化财。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宣布,歌舞伎与其他42项艺术并列为「人类口传与无形文化资产」。2009年,亦被指定为无形文化遗产。由此可见,歌舞伎艺术,十分受到世界的重视。
2歌舞伎(かぶき)一词,源自日文「倾く(かぶく)」
「倾く(かたむく)」,古时读作“かぶく”,是「倚靠」的意思。在战国末期至江户初期,穿着醒目、举止超越常规的人们会被说是「倾奇者(かぶきもの)」,而这些「倾奇者」发明了一种名为「倾奇踊(かぶき-おどり)」的舞蹈。这种舞蹈夸张而醒目的动作,以及舞者身上的奇装异服,在当时显得十分超乎常理。
3发明倾奇踊的女性–おくに (お国).
这位女性的身份,至今仍是个谜,但是她是现有文献记载中,最早开始演出倾奇踊的人。最早的倾奇踊,娓娓道出一名倾奇者在茶坊挑逗戏弄一名女性的故事,内含情色情节。
4早期的歌舞伎,是由「游女」所演出
游女,是早期的性工作者。表演歌舞伎的游女,便称为游女歌舞伎。当时乐器新星「三味线」开始被引进当时的歌舞伎表演。游女会身披虎或豹皮斗篷进行表演。
5歌舞伎以前是由男性扮演
这类型的歌舞伎是「若众歌舞伎」。通常年轻的若众歌舞伎也是性工作者,招揽男性客人。歌舞伎的表演当中,也会多少含有同性情色元素。
6游女与若众歌舞伎的人气高涨,却也使喋血事件频传,迫使政府下令禁止
嫖客会为了游女与若众相互大打出手。为了遏止这个不良现象,政府下令禁止游女与若众行业,但是因为这个行业十分有人气,约过了十年才在历史上正式销声匿迹。
7现在,歌舞伎的演员皆是男性。
无论是男人、将领、商人、小孩、王子、工纸、性工作者、年轻女性、年迈女性、鬼魂,各式各样的角色皆是由男性演出。想要区分角色,可得注意演员的动作与衣着。
8歌舞伎大致分为「歌舞伎狂言」与「歌舞伎舞踊」两种表演。
「歌舞伎狂言」是有故事性的演出,通常叙述历史故事(如将军之死等),或是特定时代为背景的编造故事。「狂言」,就是一个戏剧演出。「歌舞伎舞踊」,主要是舞蹈的演出;「舞踊」本身就是舞蹈的意思。如果才刚开始接触歌舞伎,建议从歌舞伎舞踊深入研究。因为舞踊主要是舞蹈性的演出,就算不了解人物对白也没关系。
9「歌舞伎狂言」相同的世界观
在歌舞伎狂言的故事中,会出现某特定历史中的人物,但是故事的发展会不太一样。也因此,有许多故事会设定在相同的时空背景,剧情却各不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