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根:众神国度的日本原味
岛根县位于日本山阴地区中国地方北部,东西狭长的岛根县北面是日本海,南邻中国山地,古时由出云国、石见国、隐岐国三个国家组成。岛根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还是很陌生的,因为这里虽然有着辉煌的历史,甚至远早于皇城京都,历史多记载于远古神话之中,时至今日已经被大多世人所遗忘。但说岛根是“日本的起源”一点都不为过。山海之间,岛根孕育了日本最早的古代文化,是日本古文化重要发祥地,也是著名的“神话之乡”和“众神的国度”。
《古事记》《日本书纪》里记载的日本体系神话,可大致分为高天原神话、出云神话、日向神话三大体系。有历史学者认为,远古的出云地方(岛根县),是日本的发达地区,出云族是原住民族,并最终统一了日本。后来天神(大和族)和出云国争斗,迫使出云国让出统治权,才形成了现在日本人对于大和民族的民族认同。岛根县在历史记载中经济和军事都很强大,这里出土过大量的古剑和其他古铜器,同时也是日本最古老的神社之一“出云大社”的所在地。
古朴的山阴地区向来以人少景美著称,岛根县更是日本接待外国游客数量最少的县之一,一个最有力的例子就是即便在岛根首府松江市,许多餐馆的菜单上都没有价格,因为这里一般客人都是固定的;而在岛根乡间,大部分公路都是单车道通行,鲜有大型商业的入侵,就连在日本遍地开花的罗森(Lawson)都非常少见。要探寻最原汁原味的日本,岛根无疑是重要和必要的一站。
松江古城
“(道湖面上)每隔五分钟就会发生变幻色彩。宛如光滑的金花虫色的
丝缎一般,色彩与阴影的变幻光怪陆离,令人惊叹……”
小泉八云《众神之国的首都》
> 岛根:松江城中的河
1890年,作家拉夫卡迪奥赫恩(Lafcadio Hearn)来到松江城,并写下了许多关于松江生活的文学作品。赫恩在日本时期出版了众多描写日本文化生活的书籍,让当时的西方世界了解到明治时代神秘的日本魅力。赫恩1896年加入日本国籍,从妻姓小泉,取名八云,其故居与纪念馆就坐落于松江古城护城河沿岸,如今也是游人们参观松江两岸的一个景点。
松江市是岛根县的首府,以兴建于1611年的松江古城闻名于世。岛根县政府便坐落于松江古城一侧,与其一河之隔。松江古城由丰臣秀吉的肱骨之臣堀尾吉晴(1543~1611)修建,他是当时出云国松江藩的初代藩主,也是曾被织田信长称赞过的筑城高手,历经5 年时间建成松江城。其建筑以丰臣秀吉在大阪修建的天守阁为原型。但安土桃山时代,大阪城与安土城的修建造成了当时土木枯竭的状态,因此堀尾吉晴在修建松江城时舍弃了华丽的装饰,而更多考虑城堡的实战性与实用性,他设计了许多落石和铁炮的空间,还兴修了可内外联通的护城河。天守顶两个镇座木雕形逆戟鲸,为日本最大,高度超过2 米。而典型的三角形屋檐则是安土桃山时代典型的建筑形式,因远看如飞鸟展翅,松江城也被赋予“千鸟城”的美丽名字。
> 岛根:松江城清水寺
松江城也是山阴地区唯一一个完好保存下来的天守阁。天守阁是兴建于日本战国时期的大型城堡,不仅是坚固的军事防御工事,也是其所在地“大名”或城主的居所和政治权利与地位的象征。据生活在日本的朋友介绍,在日本,凡是有天守阁的地方都是历史上的重要城池,可见松江的历史地位。2015年,松江城被纳入日本国宝序列。
站于天守阁上,可以360度俯视护城河松江全景。松江城以发达的水路著称。其护城河修建得非常有特色,内环与外环相连通,仅内环游船就要30分钟,如果游览全程则长达50分钟之久。游船沿途经过16座古桥梁,行至最低处,水面与桥底落差不足一米,需要游船将船顶降低高度才能通行,此时船中的游人需全部俯身趴于船上。松江两岸种植有梅花和樱花,适逢花季,游船于护城河上,于两岸落英缤纷之间,可望见沿途盐见绳手古街上的江户时代武士住宅,船夫唱起古老的日本歌谣,让人觉得时间似乎遗忘了古城松江。这似乎是徜徉在时间长河之上的一场穿梭之旅€€ €€270年前的武士居所和400余年前的古城,了无变迁地伫立在那里,眼前偶尔可以瞥见缓慢行驶的汽车,似乎都无法提醒自己置身于现代社会的可悲现实。
> 岛根:松江城清水寺
值得一提的是,松江也是著名的水城,这里路边的车站旁便有给人们免费泡脚的露天温泉池,可以看到放学后的高中生也会三五成群一边泡脚一边说笑。那样愉快的笑脸或许很平常,却也很有感染力。
日本第一庭院:足立美术馆
> 日本第一庭院:足立美术馆
听名字无法想象,足立美术馆(Adachi Muesum of A r t)竟是一座蝉联13 年日本第一的日式庭院足立美术馆自2003年起便连续13 年蝉联《日本园林杂志》评选出的日本庭院榜首,在日本国民心目中的声望很高,可以说这是一座日本本地国民也会趋之若鹜前往参观的庭院。这里还收藏和展示了120余件日本近代绘画大师横山大观的作品,每年会根据季节更换展品。当然,今天大多数的外国游客还是因这里精心打理的绝美“枯山水”庭院慕名而来。
和传统日本庭院不同,足立美术馆始建于1970 年,是一座非常年轻的私人庭院,也可以说是其创始人足立全康个人审美意识的体现。“庭院也是一副画作”,是足立美术馆最重要的造园思想。以美术馆的窗框为画框,足立全康在云雾缭绕的山脉之中,亲手打造了一座“完美”庭院。
> 足立美术馆:春天的白砂青松庭
> 足立美术馆:春天的枯山水庭院
足立美术馆位于岛根县安来市,占地面积16.5 万平方米,之所以如此庞大,是因为美术馆花重金将远处的山地也收为己有,这样即可以按着园林的视觉需求而将远山进行修饰,达到远景与近景的和谐统一。在这里,大到远山,小到一草一木、一沙一石,都按着不计成本、极致严苛的造园手法打造,树木修剪得一丝不苟,就连砂石也被铺就整齐,看不见一颗凌乱的沙砾。足立美术馆的庭院不允许游人进入,人们只能通过室内的玻璃窗欣赏庭院景色,更仿佛观赏的不是风景而是风景画作。这里的,当站在这样完美的庭院面前,或许会让人联想起日本物派的作品,而日本民族于“物”美与善的追求有时会让人觉得是一种“超越一切”的力量。
> 足立美术馆:夏天的枯山水庭院
足立美术馆是著名的“枯山水”庭院,这里建有苔园、白沙青松园、池园、龟鹤瀑布等,许多造景受到过横山大观画作的启发。日本庭院深受中国山水园林影响,唯有“枯山水”是日本传统庭院的代表和独特的气质精髓“枯山水”因其“无水而喻水,无山而喻山”得名,其源头则可以追溯到禅宗千丝万缕的联系。
> 足立美术馆:秋天的枯山水庭院
公元552年(钦明天皇13年),随着佛教东传,中国园林对日本的影响逐渐扩大。日本派驻工匠和学生进入内陆修习艺术文化与佛法,并在日本宫苑中最先开始造须弥山,架设吴桥等营造园林景致。日本僧人荣西是最早入宋求取禅法的高僧,1192 年回国后弘扬禅宗教义,寺院园林接受禅宗思想侵润而形成独特的禅宗风格园林。为反映禅宗修行者所追求的苦行及自律精神,禅宗园林开始摈弃以往的池泉庭院,而使用一些如常绿树、苔藓、沙、砾石等静止不变的元素,营造“枯山水”庭院,其中几乎不使用任何开花植物,以“死寂”为精神诉求,以期达到自我修行的目的。足立美术馆的存在似乎是一个有趣的矛盾,尽管一切都会归为“死寂”,唯有那永恒的寂静得以流传,但是人们还是乐于倾其全力去营造和欣赏完美,有一种挑战“向死而生”的壮丽和震撼。
> 足立美术馆:冬天的枯山水庭院
由志园
由志园是以牡丹著称的日式庭院,与足立美术馆相比,这里更加自然和亲民,是一座可以在园内品茗就餐赏景的传统回游式日本园林。由志园位于大根岛中央,这里不仅是日本第一的牡丹产地,也以盛产高丽参著称。
> 岛根:由志园
如果说足立美术馆体现的是人类对于“完美”和“永恒”如飞蛾扑火般的追求,人站在完美的庭院画作外,从画框中远距离欣赏自然与人工高度相容之极美,那么由志园体现的则是“人在画中游”“人与自然相和谐统一”的造园观念。自然并非完美的,人们在有缺陷的环境中或许才能感受到放松和熟悉。这座面积达3万平方米的庭院被称为“四季的花园”。春季的牡丹、樱花、杜鹃花,夏季的蝴蝶花、绣球花,秋季的紫薇、红叶,冬季的冬牡丹、山茶花……这里一年四季都可以观赏到美丽的花卉与风景。当然,最重要的是这里200余种牡丹品种,让人可以一年四季都欣赏到盛开着的不同种类的牡丹。
> 岛根:由志园
最重要的是,人们还可以在传统日式餐厅享受享到用高丽参和当地食材烹制的精致乡土料理。以牡丹入味的粉色荠麦面是由志园的特色。另外,在能够看遍季节变换的茶房,游人还可以一边品尝高丽参咖啡和高丽参茶,一边享受午后的悠闲时光。对于境外游客居于全国倒数的岛根县,由志园的访客更多的是岛根本地和来自日本的游客。当地朋友说,日本人一般是同学或同事聚会、生日、周年纪念等重要的活动或正式场合时会一起来这里用餐、品茗和游园,特别是秋季枫叶染红时候,更是举家游园的最佳时节。或许这项传统可以追溯到中国的上巳节,对于喜欢户外活动和享受自然的日本人来说,这当然也是日本园林流传下来的一项特殊的实用主义功能。除了庭院,日本的寺庙也是如此。日本的许多寺庙都有提供住宿和膳食的功能。例如位于岛根县安来市的清水寺,虽然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深山古刹,却因为其红叶馆的素食“精进理”而闻名远近善男信女在礼佛上香的同时,其旅程也可以是一次身心愉悦的自然之旅。这种愉悦的体验,似乎也是让人们喜欢上岛根的理由之一。
> 岛根美食
朋友说,岛根的外国游人很少,中国游客就更加少之又少,或许因为这里既没有可以“买买买”的购物天堂,也没有地标型的“著名景点”。但我们都相信,当人们有了“闲庭信步”的心情和时间时,岛根就一定会出现在游人的视线之中。人们或许会发现,众神其实从来没有离开过这片土地,或许只是我们与众神渐行渐远。
资料来源:时尚头条
转载时间:2017年09月16日
转载网址:http://www.eeff.net/wechatarticle-47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