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旅游大连高端论坛 合作·发展·共赢 共创东北亚旅游新态势
2016.5.23-24
文/王晛图/大连市旅游局提供
2016年05月23日,中日旅游大连高端论坛在香格里拉大饭店开幕。论坛旨在推进和改善中日旅游交流与合作,共推中日两国人民友好往来和平发展红利。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杜江、中国旅游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润钢、辽宁省旅游局局长郝春荣,日本舞鹤市市长多多见良三、日本伊万里市市长塚部芳和等中外嘉宾出席论坛。市委常委、副市长卢林出席并致词。
本次高端论坛以“合作发展,共创东北亚旅游新态势”为主题,从“合作、发展、共赢”三个视角,通过主旨演讲、市长圆桌会议、沙发论坛等方式,就“东北亚旅游现状与发展”等热门议题,开展中日旅游行业的交流与探讨。论坛期间正式发布本次论坛的重要成果——《大连宣言》,大家一致掌声通过《大连宣言》。
让更多海内外游客“乐游辽宁、不虚此行”
辽宁省旅游局局长郝春荣
五月槐花飘香,由辽宁省旅游局、大连市旅游局共同主办的首届“中日旅游大连高端论坛”隆重开幕了。我们很高兴借此机会与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共同研讨中日旅游发展大计,共同展望两国旅游的美好前景。我们相信,论坛的成功举办将为促进中日交往的良性互动和合作发挥建设性作用。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旅游区域合作已经成为当今旅游发展的一大潮流。探索合作发展之路,共创东北亚旅游新态势成为中日旅游业界共同面临的课题。论坛为我们搭建一个进深思考、创新思维的平台,大家的真知灼见和经验交流将成为辽宁建设“旅游强省”的宝贵财富。同时,还将为中日旅游在未来发展中面对各种机遇与挑战创造条件、铺平道路。辽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南邻黄海、渤海,东与朝鲜一江之隔,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是东北地区唯一的既沿海又沿边的省份,是东北对外开放的门户。在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浪潮中,旅游业已经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十三五”时期六大经济增长新动力之一,旅游逐步从边缘部门进入经济主战场,并正在成长为全省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新的增长点。根据全省“一圈两带一区”旅游发展战略布局,我们以沈阳为核心,打造鞍山、抚顺、本溪、辽阳、阜新和铁岭为支撑的都市旅游圈;以大连为龙头,连接丹东、锦州、营口、盘锦和葫芦岛,依托滨海大道,开发涉海旅游产品。初步形成了海陆联动的旅游发展新格局,推出了一系列精品旅游线路,让更多海内外游客“乐游辽宁、不虚此行”,感受辽宁旅游之美。
积极构建开放、互动、共赢的旅游发展格局,促进东北亚地区旅游业更快更好的发展,是我们长期坚持的目标。我们愿同日方一道,顺应时代潮流,加强合作,携手奋进,共同谱写中日旅游的崭新篇章。我相信,“中日旅游大连高端论坛”定会让各位乐在其中,不虚此行!
《大连宣言》说出了我们大家共同的心声
大连市副市长卢林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中日旅游大连高端论坛顺利启幕并进行了分项活动,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大连作为主办城市,我衷心地感谢各位嘉宾和专家学者及旅游企业的朋友们能够应邀来到大连,当面交朋友,共商旅游事,大家围坐一起,就共同关心的课题展开交流和分享,使得本次论坛得以如此顺利进行。
大连市旅游局李景平局长代表与会各位,宣布了《中日旅游大连高端论坛——大连宣言》,其立意、主题、表述、举措,说出了我们大家共同的心声。在当今世界纷繁多变的格局下,旅游业作为新型的产业经济模式,已经越来越深入民心,越来越体现出其在国民经济发展、外交平台搭建、共享发展红利、展示民族文化、尽揽人类文明的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我们期待论坛活动的继续丰富,期待论坛成果的实践转换,把各位的真知灼见和智慧成果应用于中日两国旅游业蓬勃发展,应用于旅游企业提质增效和旅游者的舒适体验。
世界旅游区域重心正向亚太转移
中日韩地方城市是最大收益者
中国旅游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润钢
从旅游产业方面来说,中日双方深化交流合作的空间还很大。日本是旅游业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在发展旅游业方面有很多经验都值得中国借鉴。中国是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国。双方加强旅游合作的积极意义不言自明,在中日韩旅游部长会议交流机制推动下,2015年,东北亚国际游客到访量实现了7%增长。中日韩三国旅游交流规模从十年前的年1300万人次跃升到2000万人次,世界旅游的区域重心正向亚太转移。这期间,中日韩地方城市是最大收益者。以中日为例,2015年5月日本3000人交流团访华之后,中日两国旅游市场出现了明显的恢复迹象,访华日本游客呈现增加态势,日本人对于中国的关心度也在提高,中日航空公司相继宣布增开中日航线。中日间城市交流也明显频繁,发展在提速。今天在大连能够成功举办“中日旅游大连高端论坛”就是明显的向好趋势和积极的合作模式。我还了解到去年底年到今年初,仅大连飞日本北九州包机就达24班48架次。大连与日本的邮轮也在去年9月开始全面启航。可见合作发展框架下的中日地方城市间旅游发展积极性非常高、前景非常美好。
中日旅游大连高端论坛主旨演讲
世界旅游组织市场专员徐汎、中国旅游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润钢、日本北亚大学教授村上心一郎、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杨劲松就“合作发展,共创东北亚旅游新态势”这一主题分别发表主旨演讲。
徐汎表示,近年来,邮轮旅游受到欢迎,大连要发展为邮轮母港城市,应审时度势,衡量东北腹地市场对邮轮旅游的接受程度。还要在产品设计、实现产品差异化等方面下工夫。中日旅游业要更深入地了解彼此,适应消费者结构和需求的变化,从而引导消费者需求。
村上心一郎表示,发展旅游业培养人才是当务之急。中日两国要加强交流,增进理解。杨劲松表示,东北亚旅游交流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客源相互依存。从长远战略角度来看,加深东北亚旅游合作,密切区域间旅游联系,消减旅游合作障碍,能更有效地释放旅游合作潜力。他认为,中、日、韩等东北亚国家要争取互相成为日常旅游目的地。应加强文化、经济交流,丰富旅游产品,完善相关服务,提高游客满意度。还要解决当前签证不便、出访成本过高等问题。只有各国人民间互访像日常走亲访友一般自在,才能真正成为日常旅游目的地,实现从低频次访问到高频次访问的转变。
论坛组织和接待工作得到好评我市旅游企业深受其益
按照市领导关于做好论坛嘉宾接待工作的具体要求,市旅游局党组创新思路,拟定了对所有参加论坛的中日嘉宾“一对一”接待方案,凡是涉及有政府部门的中日嘉宾,均有局里一名同志和一家旅行社负责接送及论坛期间管家式服务,对中日旅游企业家和专家学者,同样采取“一对一”接待,由旅行社老总亲自出面安排接待车辆、统一接站牌,统一接待标准,做到无缝隙接待服务。共有大连中国青年旅行社等27家旅行社和香格里拉大酒店等5家星级饭店全程参与论坛接待工作,之前专门召开了接待工作培训会,这些旅行社和星级饭店通过参与接待服务工作结交了朋友,拓宽了视野,开辟了新的客源市场,同时也感受到作为主办城市的以主人身份参与其中的自豪和尊严,接待理念和服务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24日下午举办的中日6个城市的旅游推介活动中,原定邀请50家旅行社参加,实际有100多家我市旅行社踊跃参加,积极抢抓放在家门口举办的旅游推介机会。其中,大连中国青年旅行社代表我市旅行社与牡丹江等城市旅行社签订资源共享、游客互换的合作协议。同时,我市大连理工大学、东北财经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的旅游专业老师和研究生全程参与了论坛活动,“校外课堂”收获很大。尤其是大连外国语大学同声传译专业的十几位研究生现场模拟实践学习国际性论坛的同声传译,同学们都觉得受益匪浅。
中日旅游大连高端论坛市长圆桌会议
市委常委、副市长卢林作为中日旅游大连高端论坛市长圆桌会议的主持人,就如何打造区域旅游合作共同体,与来自中日两国10余座城市的市长、副市长等进行了交流与分享。会议为下一步实现共同目标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路径,坚定了协同开展区域旅游合作的信心,明确了打造共同体的方向。
卢林表示,中日双方旅游交流与合作,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自我更新、合理有序、充满活力的新态势经济样本。新型城市旅游,本应是旅游环境友好、旅游设施完善、旅游氛围浓郁、旅游体验愉悦的完美集合,与会各位市长已就此达成一致,并相信,唯有此,才是实现两国旅游交流合作、共同打造区域旅游共同体的有效途径和共同目标。
参会城市分别为我国哈尔滨市、牡丹江市、鞍山市、抚顺市、锦州市、丹东市、盘锦市、阜新市及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日本北九州市、舞鹤市、伊万里市、佐世保市。
中日旅游大连高端论坛沙发论坛
日本长崎、佐世保、舞鹤及中国青岛四城市旅游主管部门的代表,齐聚中日旅游大连高端论坛沙发论坛上,介绍了各自城市发展邮轮产业的情况,为我市发展邮轮产业提供有益借鉴。
日前,青岛正式被确定为国家第4个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此前列入实验区的分别是上海、深圳和天津。青岛市旅游局副局长王淑娟表示,邮轮产业对旅游消费的拉动作用很大,周边城市游客都在向青岛集中。据测算,无论是始发港还是到达港,平均一个游客每天能拉动740美元到1000美元的消费,而青岛对入境游客执行的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更是放大了拉动效应。日本旅游业更是长期看好中国邮轮经济。作为东亚地区主要的国际邮轮港,长崎港在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在日本主要港口国际邮轮访问航次排名中位居第二。长崎市观光振兴课企划主编井川博行表示,近两年中国邮轮到访量迅猛增加,2015年中国邮轮占国际到访量的76%,预计2016年增加约63艘国际到访邮轮基本都来自中国。为此,长崎紧密联合佐世保,开展了以吸引中国邮轮为主的推广活动。伴随着中国邮轮船舶的大型化,佐世保港将在2019年扩建成可停泊10万吨级邮轮的港口。
大连也成为邮轮始发港,今年7月开始,将陆续有皇家加勒比、地中海等大型邮轮从大连始发。与会嘉宾认为,大连作为浪漫之都,而且区位优势明显,可以辐射东北,发展邮轮产业具有很大潜力,大连还应尽快建设邮轮母港,能够停靠更大的邮轮,有更完备的配套设施等,同时政府也要进行相关的政策扶持和产业引导,同时做好宣传推广工作,吸引更多资源。
中日旅游大连高端论坛主旨发言
“旅游+”时代的产品营销与中日城市间合作
针对“旅游+”时代的产品营销,日本旅行特别顾问泷本胜一通过近年来中日游客往来情况和具体数据,对旅游产品因特网销售模式进行了解析。
泷本胜一表示,通过因特网销售旅游产品的新销售模式,为传统旅行社及旅游相关行业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旅行社方面应该利用自身的优势寻求自己的存在价值和生存空间,而因特网在销售旅游产品时也应该增加往返机票、旅行目的地观光、餐饮等传统旅游产品的销售份额。
中国京华聚众传媒网副总裁严璐岳在交流中说,旅游产业作为产业链的延伸,涉及多个领域和区域,“旅游+”不能仅仅停留在概念上,而要依托城市间的合作与交流来进行实践。
海昌集团董事局主席王旭光提出,随着供应端和需求端的增加和变化,“旅游+”时代的产品应该加入文化ip,成为有个性、高品质、能够得到文化情感认同的文化符号,中日之间可以在服务和交通等方面进行合作与共享,围绕动漫、影视、卡通等打造出不同的旅游产品,拉动旅游行业的发展。
旅游在推进中日友好交流中的作用
日本伊万里市、和歌山县的代表及全日空的执行董事分别对旅游在推进中日友好交流中的作用发表了个人见解与前景展望。大连市外办副主任刘舫表示,大连和日本地缘相近、文缘相通、经济相融,日本是大连最大的旅游客源国,大连与日本的旅游交流形式丰富、多元,旅游成为了拉动大连和日本经济的优势产业,并为两地交流提供平台。
据统计,周水子国际机场每周有130多个架次的航班飞往日本各地,最多时与日本的9个城市有直航班机。近年来,大连与日本多地合作开启包机航行,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2015年,大连与日本北九州的包机,3个月内实现往返48个班次,近8000名大连游客从北九州入境。
目前,大连也正在与日本舞鹤市合作打造邮轮航线,中国游客有望通过邮轮的方式出游日本。
资料来源:大连日报
转载时间:2016年05月27日
转载网址:http://szb.dlxww.com/dlrb/html/2016-05/27/node_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