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旅游网
yokosojapan
 中日旅游交流   倡导文明旅游   行业政策法规 
邮箱:cnjpetr2009@126.com 传真:86-10-6572-6504
日本相扑文化启示

日本相扑文化启示

一日看了讲述栏目介绍日本相扑新横纲白鹏的纪录片,从而更加领略了相扑运动的美。在日本,相扑运动以其特有的魅力成为日本国粹,占据世界文化一角。

公元695年日本相扑产生,日本竞技开始设有相扑比赛。公元728年,相扑运动进入日本贵族的生活圈,每年宫廷定期举行“相扑节会”。古代相扑只能在御前为天皇表演,“相扑节会”是宫中的重要仪式,相扑手将有幸上场视为毕生荣誉,民众把相扑手奉若英雄。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演变,相扑从宫廷走入民间,从17世纪开始,相扑成为职业并且被视为一种高尚的职业。1909年东京建起一座专供相扑比赛用的国技馆,1941年相扑被列为学校体育正式科目。相扑的发展,时至今日,依然非常受民众尊重。

 

日本相扑文化启示

 

历史赋予了相扑运动高贵的地位和正统的形象,如同中国的京剧和书法艺术。

相扑运动表面看似粗糙的较力竞技,却有着极其深刻的精神内涵:在拙扑中讲究谦虚端庄的礼仪和殊死拼搏的精神。相扑运动精髓有三,其一就是高度的精神境界:忍耐力、斗志力、修养。从进入部屋的第一天起,相扑士在训练的点滴中体会这种境界。每天早上五点起床,低等级学徒要老实地伺候师兄们的起居活动,从煮饭、洗衣、擦地,到训练时的擦背递水,不得有任何怨言。训练时,不许叫苦累。相扑的学徒生涯是一种封闭的修行,日常严禁喝酒,不许随便外出,每天早上5点起床训练,晚上八九点熄灯休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有任何改变。每天相扑士先进行三项基础训练:四肢着地施展腰部、推撞大圆柱、滑步,过后才可进入到真正的赛场训练。严格艰苦的训练是为了培养相扑士的意志力和修养,此关不过,将难以应对以后更为艰难的挑战。

相扑运动更要求相扑士有较高的精神境界和修养,因为每个相扑士不仅是运动员,同时还是日本文化精髓的体现者,肩负着将日本文化相扑运动加以发扬的责任。这就是为什么日籍横纲才是真正日本国民心目中的英雄,而外籍横纲只是赛场上的冠军,因为前者才真正体现相扑文化。每次比赛时,参赛相扑士在角逐前都必须完成一整套仪式,仪式的时间甚至要比选手对峙的时间还长。相扑竞技的场地被称为“土俵”,上撒泥土,被认为是圣洁的地方,如果在赛场上口出秽语,则是对相扑和观众的大不敬。作为最高级别的相扑士——横纲,不仅要实力强大,更要具备一定的人格水准。日本相扑史上曾经有一个体重达到263公斤的小锦,他因为体型庞大而经常被高手摔得狼狈不堪,当年的横纲曙在与他进行对战时,虽然在比赛上毫不客气地将他推出土俵外,但曙随后总是跨前一步扶住小锦。曙充满人情味的这“一扶”打动了无数的观众,相扑师傅也经常用这一事例来教育他们的弟子,相扑斗士只有拥有了一颗伟大的心灵,才能到达巅峰。

相扑运动作为一项竞技项目,并不是一种简单的以力量决胜负的摔跤运动。它同其他项目一样有着自身的竞技特点。相扑运动有着严格的选拔标准,它要求职业相扑士的体型必须高大魁梧,年龄要在18-35岁之间,二十岁之后要求身高一米七五以上,体重一百二十公斤以上。相扑士要有惊人的食量,约是正常人的十倍,进餐后马上睡觉,一流的相扑士的体形是巨大而呈梨状的。当两个体重三四百斤的庞然大物猛烈相撞时,产生的合力可以达到800多公斤,这样的效果足够震撼。但这些壮如山般的力士个个能劈叉,手足腰腕等部位相当灵活,可称“动如猛虎,静如卧兔”。看似简单的一推一搡,实际蕴涵了相当的技艺。相扑技术有“技麻利”七十手,和传统的四十八手,共计一百多手。在彼此体形相当的情况下,除了力量之外,动作的迅猛﹑反应的配合和时机的把握要恰到好处,实战中并不容易。体格和技术是相扑运动的两大核心内容,也是相扑运动的两大看点。

相扑最不同于其他竞技项目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森严的等级制度。任何人进入专业相扑界,都必须从最低做起。相扑士从服饰、发式,到吃饭、上厕所、洗澡、睡觉的生活细节,都要根据相扑的等级列出严格的先后次序。相扑士分为十个等级,而相扑生涯就像是在攀登金字塔,千辛万苦升上一级,如果连续输几场就会降回下一级,不进则退,不同级别相扑士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生活也有着天壤之别。

相扑代表着日本民族好胜求强,刚忍并存的心理和性格,日本人喜爱相扑,不仅出于对比赛的兴趣,更多的是对这项运动反映出的日本传统文化的认同。相扑以其独特的魅力深深植根于它的发源地,并且正在逐步走出东洋,走向世界。

我们的邻居日本、韩国、朝鲜等等,将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传承得如此精彩与完美,给后人展示着先祖的智慧,还文化以本貌。在一次参观朝鲜画展时,感悟这些事例更加深刻!相比之下,我们中华的书法艺术,传承得如何呢?铺天的捷径,只需短短几天,就可写出“令人瞠目”的“书法”!用教人写钢笔字的方法来教人写毛笔字!我们先祖创造的书法艺术本貌是什么?后人不知!而今人所看到的,以及我们的后一代所见的,是“书法艺术”吗?在美术馆的参观中,忽听身后一孩子问话声:“爸爸,这是什么?”孩子的父亲答道:“垃圾。”这就是孩子眼中的“艺术”!

    资料来源:新浪博客
    转载时间:2016年05月24日

    转载网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f8f3cf0100br4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