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浮世绘欣赏
芳年 Yoshitoshi 『羅城門渡邉綱鬼腕斬之図』 茨木童子(被称为“罗生门之鬼”),据说是超有名的酒吞童子的手下。而渡边纲是源赖光的家臣,他某天晚上和友人打赌能否走完朱雀大道而不会遇鬼(可见当时鬼怪传说有多厉害),结果真的被茨木童子擒上了——茨木童子幻化成一个迷路的美女让渡边纲送她回家,这招数真是好用,渡边纲上当了。可是最后还是渡边胜一筹,和茨木童子战斗时拔刀把茨木童子的一只手臂砍下来了,从此名刀被美名为“鬼切”。
#浮世繪#年信 Toshinobu 『太平実記 雪月花之内 嵐山之花』 大判錦絵三枚続 明治十二年(1879年) 画中人物:-丰臣秀吉 大政所 曽呂利新左卫门-安土桃山时代来临~
歌川国芳,日本江户时代人,是浮世绘歌川派晚期的大师之一。他出身丝绸染坊家庭,本名井草孙三郎,幼名芳三郎。在帮助父亲料理生意的同时对艺术产生兴趣。先从师歌川国直,后来为版画大师歌川丰国所看中,于1811年被收为弟子,1814年出师并取艺名歌川国芳。和歌川派其他画家一样,他开始是创作戯画,但生意不佳,几年后不得不以修理榻榻米为生。
后来偶遇歌川国贞,觉得自己的才能其实高过对方,于是刻苦努力,画出的一些武者三联画得到好评。1827年开始创作著名的水浒传豪杰百八人系列。30年代早期工于山水、40年代创作了大量的美人绘和武者絵。歌川国芳还因为画猫而著名,经常在画面角落里带上猫。据弟子说他爱猫到作坊里到处养猫的地步。
年信 Toshinobu 『太平実記 雪月花之内 嵐山之花』 大判錦絵三枚続 明治十二年(1879年) 画中人物:-丰臣秀吉 大政所 曽呂利新左卫门-安土桃山时代来临~
室町时代(1338~1573)的著名大和绘 画师土佐光信(1434~1525)向来被尊为妖怪画的开山宗师。室町时代,虽然中国宋元时期的宫廷水墨画(区别于“唐绘”,被称之为“汉画”)受到幕府的推崇,但以土佐光信为代表的正统大和绘画师也借鉴中国画的技巧,为势渐衰退的大和绘注入了新的活力。室町时代的大和绘取材已具有明显的世俗化特征,也更加注重装饰效果(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其后“浮世绘”诞生的先导),土佐光信的《百鬼夜行绘卷》正是充分体现了这两个特点的作品。
百鬼夜行,一般指民间的付丧神传说——经年累月的陈旧破损器具,因自然物化而依凭了魂灵,成精作怪;据说这些妖怪喜欢在晴朗的夜晚结队巡游街头,是谓百鬼夜行。最初人们对付丧神是怀着相当的恐惧心理的,相传目睹了百鬼夜行的人会遭到诅咒而令亲人亡故,但后来人们对付丧神的敬畏却慢慢减弱,百鬼夜行更多地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联想到Ghibli的《平成狸合战》中,狸猫们试图用再现百鬼夜行来吓阻人们的壮举,看来纵使没有被人利用,徒然无功的结果也是难免啊……
回到土佐光信的画作,因为其充满平民生活情趣的意境,以及描摹妖怪生动传神的笔触,对后世的妖怪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以至后来的许多妖怪绘师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沿袭土佐光信的画风。
从公元8世纪的奈良时代起,日本就开始学习中国的绘画作品,主要借鉴最初作为佛教画引入的“唐绘”。经过3、4个世纪的民族化演变,到平安时代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风格形式,称为“大和绘”。
浮世繪#東海道五十三次(駿河国)
芳艶 Yoshitsuya 『大江山酒呑退治』
在平安时代中期,在大江山有个叫做酒吞童子的鬼带领着一群鬼居住在那里。吃人肉的酒吞童子令人害怕, 酒吞童子这样的事情也传到了都城中。这时,池田中纳言的女儿失踪了。大阴阳师“安倍晴明”占卜的结果是被大江山的鬼捉去了。对事态发展十分忧虑的一条天皇命令当时十分有名的豪杰“源赖光”去征讨酒吞童子。去捉鬼王的人中除了源赖光和四天王(渡边纲、坂田金时、卜部季武和锥井贞光)以外还有藤原保昌,共六人。在出发与恶魔作战之前,他们去了清水八幡、住吉和熊野三处神社请求神的保护。
在途中有上千名的武者赶来相助,于是六个人说:“对手是魔物。如果去这么多人的话只会把它吓跑去别的国家,还是用计策取胜比较好”于是一行人继续前进,一直来到一个开满了樱花的山脚,在那里他们遇到了三个老人。“你们是去征讨酒吞童子的人吧?请带上这个神便鬼毒酒和星兜。但凡是鬼,都喜欢酒。它对人来说是妙药,而对鬼来说就是猛毒了。祝你们好运!”三个老人指点他们去鬼所在的石屋后就消失了,原来他们就是清水八幡、住吉和熊野三处神社的神。这件事使大家十分振奋,于是继续进发,终于到达了鬼所在的石屋。
当然鬼对他...
芳年Yoshitoshi 『徳川治績年間紀事 十五代徳川慶喜公』 大判錦絵三枚続 明治10年(1877) 资料来源:新浪博客 转载时间:2016年05月23日 转载网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95f513ae01014flx.html
上一篇:日本传统文化浮世绘欣赏
下一篇:绘画欣赏--日本浮世绘版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