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园林风格类型——枯山水
一、枯山水
又称“假山水”、“干山水”与 真山水相对 即为“以沙拟水、以石代岛”。
其发展成熟的原因:1、佛教禅宗和茶道的发展;2、京都自然条件-缺水;3、石材、沙、砾应有尽有。
其代表作:镰仓时代的造园家梦窗疏石设计的 西芳寺苔园和天龙寺庭院。
其材料:沙、石、苔、木等几种,或纯粹用一种或者几种组合。
二、石庭
用砂或者砾石表现的庭院称为石庭。
砂:娄成波纹状来代表海洋。传统的波纹:涟漪式、起波式、纲代式、男性式、青海式、漩涡式、狮毛式、观音式等。
石:一个景石代表须弥山石像;两个景石代表坐禅石,老和尚讲经,小和尚听经;三个代表三尊石,一个中尊,两个侍尊;五个即为五行石,金、木、水、火、土;佛菩萨石由几十个景石组成;多组景石组合的有七五三石(15个景石分成7个、5个、3个三组,以一个中心石为对称轴两侧各置一组景石);龟石或鹤石,象形组合,龟石有6块,头、尾、四个足。鹤石有4块,头、尾、2个鹤羽。
三、苔庭
用青苔表现古老和枯寂,也表示生命,一般与白砂的干枯形成一定意义的对比,多与景石配用表示海岛和生命。
四、型木(篱)式枯山水
用修剪树木来表现的称为型篱式枯山水或型木式枯山水。这种庭园设计手法相对使用较少。
“型木”篱带或长或短或起伏或蜿蜒,以表现海岛和海景为主。因较有气势作为主景亦可作为背景。
主要表现材料:耐修剪得小乔木,如橡树、珊瑚树、扇骨木、冬青、黄杨、杜鹃、丝柏、花柏、罗汉松、木槿、榆木、常青藤、桂树、爬山虎等。
五、书画式枯山水
禅理、画理、园理集中体现于园林之中成为“书画式枯山水”
1、按要素分有枯山水式书画园、真山水式书画园以及枯山水与真山水相结合的书画式庭园
2、按立面方向分有立式枯山水(依照中国的山水画构图来完成的景观,构图以远方为主,重点放在石山上,选取石材以高大为主、布局手法以竖向为主)、平式枯山水(依照日本的山水画*大和图*构图来完成的,景点构图以平远为主,重点放在池与岛上面,选取的石材以浑圆,低伏为主,布局手法以横向为主)与平立结合式枯山水(结合中日两国的绘画法则而形成的园林风格,构图兼有平远和高远二者的特点,园林分为枯山水和池泉两部分;池岛具有日本风味,背山石组则有中国风味)。
资料来源:360DOC图书馆
转载时间:2016年05月07日
转载网址: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1001/19/7093384_239041858.shtml